
冯恩援指出,餐饮行业是一个依托高密度群体的传统手工业服务平台,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,准入门槛低,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,包括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深入程度,食品安全基层专业人员培养,食品安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方面,都存在很大压力。
目前,餐饮业界一些新的业态和服务方式比较活跃,冯恩援希望国家食药监管部门积极关注餐饮界的新业态。对此,冯恩援分析了以下几点:
1、团餐增速已达到30%。随着很多医院、餐饮服务面向社会开放,以及工厂、院校等的餐饮需求的快速增长,餐饮界大量转向公共服务。团餐批量供应能力很大,多则达到一天供应几百万人就餐,其所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也就非常大,食品安全监管上关系到民生,也关系到行业甚至产业的发展。对此,伍氏企业率先引进美国先进技术,及欧美、日本、中国台湾先进设备和速冻冷库,打造日产20万份膳食的“中央厨房工厂”并在伍氏中央厨房工厂,建立食品溯源全产业链监控,层层把关,确保食品安全。

2、在新业态方面,当前餐饮业的外送服务也很活跃。在外送服务业中,食品从离开生产、加工环节到进入消费群体,这一中间环节的监管,包括运输方式、检测标准、时间限制等等这些规范化的尝试,都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。伍氏企业率先引进美国先进技术,投资建设国内少有的超低温冷生产配送中心,成为覆盖全省销售市场的冷冻配送供应商。

3、社区餐饮服务。随着城市,特别是大型城市社区功能建设越来越完善,社区餐饮服务具有很大潜力。并且,凭借其服务周期长,相对客户稳定,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,社区餐饮服务已成为百姓必须的需求。关于社区餐饮店,首推伍氏“微厨房”。在几平方米的厨房,再配以2至3名厨师,即可同时满足上千人的用餐需求,不仅大幅降低了经营成本,同时可以提供各色菜系的品种,成为都市人就餐的新选择,中式快餐的变革。
冯恩援还建议,“食药监管部门应对食品安全信息适度公开。正面的可以说,有问题的也可以说,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果,包括科普知识的宣传,监管部门定期抽检结果的发布,以及对老百姓的消费提示,这些都会对食品安全工作有很大帮助。”